下载此文档

2022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3 页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
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生疏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挚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当跟生疏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干脆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急,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实力和认知水平。
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实力差,很简单入迷而耽搁学****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支配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确定学生主动参加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索,擅长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化落在实处。










三、加强实践
知行合一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意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化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开心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相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实力,促进道德素养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视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四周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谢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当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很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静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酷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敬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育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后我支配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工
厂、街道、风景名胜。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改变,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酷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的主动性。
我国闻名教化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内化相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行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加学生对道德学问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相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便利,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看法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看法,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

2022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