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doc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儿童是学****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 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 实现的。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实现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 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一、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 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 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 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 出的教育模式0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能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 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 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就可以让学生模拟 百货商店的情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 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一演一评中不 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 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便得到了提高。
二、组织辩论,深化明理
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 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征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 众展示了超凡的口才,敏捷的思维。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 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 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进而让他 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和道德行为能力。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 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 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 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 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 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学生得到启发,明白了 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 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开展实践,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 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 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 的感性认识,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在 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
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 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 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 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 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 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 “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 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 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 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 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 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 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