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性.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性
作者:

【摘要】目的 探究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同定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与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大80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岁。盲选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系旋前-外旋、旋后-外展、旋后-外旋型患者,所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并同意配合,签订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影像学、全身检查后确诊为三踝骨折;符合手术指征;闭合性骨折。
观察组实施改良踝关节内侧复位固定、后外侧入路联合疗法,手术过程如下:实施腰硬联合麻,患者俯卧于病床,患侧消毒、清理血液并止血。麻醉完成,找到外踝后缘、跟腱外缘中线处标记并切口,切口为纵向且长度为10cm,皮下组织逐层切开同时将筋膜层分离,不要对周围血管、神经从造成破坏,使骨折处充分暴露。取点式复位钳,将骨折端临时固定,在腓骨远端置入髁钢板固定,确保螺钉钉入位置正确,拧紧螺钉,腓骨远端、踝骨用接骨板坚强固定。外踝固定完毕,切口不变,将下胫腓后韧带、后踝骨折完全暴露,取克氏针对骨折处作临时固定,C型臂X线机扫描内,微调后踝骨折对位,确保复位精准,将T型支持钢板置于,固定完毕检查骨折复位、韧带修复情况。清理淤血,缝合伤口,引流管留置患者体内,术毕。
对照组实施常规踝关节内侧复位固定、后外侧入路联合疗法,操作与改良术法基本相同,但切口位置、数量及大小有所差异,骨折端踝关节外侧、内侧同时开切口,切口纵行长度均为8cm。
①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查阅患者病历统计手术、住院时间。②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在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3、6个月评估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情况,评估标准:踝关节功能良好:85分≤评分<100分,踝关节无痛感,跑步、行走正常,生活能自理,工作能力强;踝关节功能较好:70分≤评分<85分,患者可正常行走,跑跳受限,关节偶有痛感,工作、生活需人协助;功能差:评分<70分,日常活动严重受限,骨折处未愈合。③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术后1周,术后3、6个月的Baird-Jackson评分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Baird-Jackso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术后1周,3、6个月两组评分均高于手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性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3-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