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怀古诗和边塞诗.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怀古诗和边塞诗
1
与诸子登岘山
羊祜是晋朝人,做褰阳太守的时候,常到岘山上与同僚饮酒游玩。一天,他感慨地对朋友们说:“自古以来,就有这个山;自古以来,有过许多贤人名士在这里游玩,可是这些人都默默无闻地消灭了,真使人悲伤。如果我死,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2、结合背景,领会作者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古迹或人物的遭遇与诗人经历有哪些相似或相关之处。
3、领悟感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史实或人物表达怎样的感情。
4、总体把握,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对比、用典)
8
《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人少年得志、建功立业来抒发自己年华易逝、功业未竟的人生感慨。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借歌颂和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来谴责南宋朝廷的***无能和苟且偷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9
实战演练:
2008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出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10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市东面的长江边上。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 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太康元年(公元280)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并大败东吴。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问:《西塞山怀古》中颔联把晋吴之战的形势进行描绘,运用了什么手法?
《西塞山怀古》尾联含蓄地表达了怎样的深意?
11
(1)对比的手法。煞费苦心的“千寻铁锁”也不能挽回败局,长长的铁链极不情愿地沉入到江底,投降的白旗却寂静冷清地挂在石头城头上。“沉”和“出”两个字也极其细腻传神,点出孙吴政权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之颓势和溃败时的惊慌失措之丑态。这四句诗简洁,洗练,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2) 这里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提醒,是警诫。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眼前的升平景象不知道哪天会被烽火打乱;如今长满芦苇的故垒,不知道哪天又会变成战争的前沿。
曾经的“金陵王气”,曾经的“西晋楼船”,今天都成为了一片荒凉之地;曾经雄踞一方,不可一世的割据势利,今天也只是人们“伤”的陈年往事。诗人在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叙事描写当中,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做了迎头痛击——历史的大流永远是“大一统”,民心所向,不以割据者的意志为转移,想要分裂国家,发动战争,最终也不过就是徒让后人“伤往事”而已。
12
燕歌行
整体把握
  第一层八句写出师,着力烘托气氛;      第二层八句写战败,揭示其原因;      第三层八句写被围,刻画相思之苦;      第四层四句写死斗,突出壮志豪情。
13
从历史叙事的角度说,出师时的张厉豪情和战败后的困苦凄凉是一种对比。这个对比,真实地展示时代和战争的真相,这样的真相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是一副清醒剂。      从战争的主体讲,唐朝的士兵的效命死节与军事将领的纵情声色是一个对比。这个对比实际上深层次地提示了战争失利的原因之一。这个对比不仅仅是真实地写出唐朝军队的苦乐不均、上下不平等,而且是从更深层次上反思了唐朝军队失败的原因——那是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表达了诗人对战士同情和对将军的痛恨。
领军人物的对比:“至今犹忆李将军”,同这位李将军相比,那只知寻欢作乐、不思报效国家的当时的将军,就愈显出其面目之可鄙了。诗篇就是通过这种对比描写,使意念更加深化,形象更显鲜明。
14
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等意象,渲染了一种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
15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16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从军行

怀古诗和边塞诗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dwd123321123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