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细菌性和化学性食物中毒.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定义
二、概述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分类
四、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五、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治原则
一、定义
细菌性食物中毒:指因摄入被致病性细菌或***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二、概述
细菌性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
临床上最为多见,夏秋季多见。
起病急,进食不洁食品引起,进餐者集体发病。
临床主要特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我国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多以沙门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为主。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将细菌性食物中毒分为感染型、***型和混合型。
四、特点
1、与饮食有关:
食物在运输、储藏、销售等过程中受到致病菌的污染。
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不适当的的温度下存放。
被污染的食物未经烧熟煮透或煮熟后被食品加工工具或食品从业人员的带菌者再次污染。
2、季节性
全年均可发生,但在夏秋季高发,5-10月较多。
名称
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表现
沙门菌
,占食物中毒40%-60%
,季节性较强,多见夏、秋两季。发病点多面广,爆发与散发并存。
,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类、蛋类、乳类制品。
潜伏期短,一般为4-48小时,长者可达72小时。开始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十余次,主要为水样便,体温升高,可达38-40℃,轻者3-4天症状消失。
副溶血性弧菌
,近年来随着海产品大量流向内地,内地也有类似中毒事件发生。
-9月是高发季节,男女老幼均可发病。
,其中以墨鱼、带鱼、虾、蟹、贝、海蜇多见。
潜伏期2-40小时,多为14-20小时。发病初期上腹部疼痛或胃痉挛。继之恶心、呕吐、腹泻,- ℃。发病5-6小时候后,腹疼加剧,以脐部阵发性绞痛为特点。粪便多为水样,血水样,里急后重不明显。
李斯特菌
,在夏、秋季节发病率呈季节性增高。
、肉类制品、水产品、蔬菜及水果。尤其以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的乳制品、肉制品多见。
、婴儿、50岁以上老人。
分为侵袭性和腹泻型。侵袭性的潜伏期为2-6周。病人开始常有胃肠炎症状,最明显表现是败血症、脑膜炎、发热等。腹泻型病人的潜伏期为8-24小时,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疼、发热。
几种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名称
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表现
大肠埃希菌


%-8%,最高可达44%。***患肠炎、婴儿患腹泻时,带菌率达29%-52%。大肠埃希菌随粪便排除而污染水源和土壤,进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
:潜伏期为10-15小时,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腹疼、恶心。
:潜伏期为为48-72小时,表现为血便或浓黏液血便、里急后重、腹疼、发热。
:潜伏期为3-4天,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腹泻,先水样后血便。
变形杆菌
,大多数发生在5-10月,7-9月最多。
,特别是熟肉及内脏熟制品。
,尤其是动物内脏变形杆菌的带菌率较高。受污染的食品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大量繁殖,食用前末加热或加热不彻底,食后引起食物中毒。
潜伏期12-16小时,短者1-3小时,长者60小时。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发冷、发热、头晕、乏力、脐周边阵发性剧烈绞痛。腹泻物为水样便,病程较短,为1-3天,多数24小时内恢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见于夏秋季。
,主要是营养丰富且含水分较多食品,如乳类及乳制品、肉类、剩饭等,其次为熟肉类。
发病急骤,潜伏期短,一般为2-5小时,极少超过6小时。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胃肠道症状,以呕吐最为显著,病程较短,一般在数小时至1-2天内迅速恢复,很少死亡。
名称
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表现
肉毒梭菌
,主要在4-5月。
、水及海洋中。
、豆酱、面酱等。
,易引起中毒发生。
以运动神经麻痹症状为主,胃肠道症状少见。潜伏期数小时至数天,一般为12-48小时,潜伏期越短,病死率越高。早期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走路不稳。病人经治疗4-10天恢复,一般无后遗症。
志贺菌
-10月.

、食堂、饮食行

细菌性和化学性食物中毒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b
  • 文件大小159 KB
  • 时间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