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信访法治化的路径研究.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信访法治化的路径研究.doc信访法治化的路径研究
摘要信访制度在过去数十年之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该制度也越来越与其设立之初的愿意相违背。我国设立信访的原意是维护公民权利和及时化解纠纷,而如今信访却遭遇违背司法权威和加剧社会矛盾的困境。要解决这一困境就需要将我国信访逐步纳入法治中国的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法治化改革:明确信访的法律制度定位;加强普法教育,改变“信访不信法”的民众意识;实行诉访分离,解决诉讼与信访含混不清的问题;人大制度与信访制度相结合,真正实现信访监督作用。
中国 2/vie
关键词信访法治化权利救济普法教育诉访分离
作者简介:马慧,中共西安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09-
一、信访制度的概述
信访,即“人民来信来访”。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类民主表达和申诉方式,愿意维护公民权利和及时化解纠纷。中国最初的信访制度来源于前苏联的信访局,加之当时法治体系尚不健全,多以领导“批条子”的形式完成,之后历经法治建设改革,从服务于“政治斗争”到“拨乱反正”再到服务于“政府与人民”,慢慢走向制度化与法治化。我国设立信访的本意在于维护公民权利和及时化解纠纷,而如今信访却遭遇违背司法权威和加剧社会矛盾的困境。
学界有学者认为,国家建立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畅通救济群众利益的渠道。其本质上属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并非法律制度。信访制度在设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间内,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讲确应属于一项民主政治制度。但是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发生极大变化,信访制度已开始偏离初衷,法律属性逐步凸显并服务于法治建设,迈向信访法治化进程。
对于信访制度的存废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有学者认为信访制度已经陷入不但不能解决矛盾甚至会加剧社会矛盾的困境,信访制度的存在将影响司法权威的树立,因而主张废除信访制度;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官员对信访的处理模式局限于“分类治理”,社会治理效果较差。但实际上他们都忽略了当下信访法治化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信访法治化条件下,处理信访都要在法律框架内落实,所以其自身非但不会阻碍法律权威反而有助于法律权威的树立;另一方面官员在处理信访事件时就必须要守法、用法,不可再依靠行政手段甚至是“人治”手段解决,这对缓和社会矛盾的意义不言而喻。
二、我国信访制度面临的困境
历史上,政府通过信访制度倾听民众诉求,依赖信访制度“特事特办”,这有利于解决部分社会矛盾、节约一定的司法资源。然而,信访在今天却面临着不少困境,本文认为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我国社会生活不断发展,而法治建设却相对滞后,在关于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问题上,人们当然性选择信访作为一种“权利救济”方式。而事实上由于信访制度其自身存在“人民向上级上访”特性,许多访民在风险社会背景下经常选择越级上访甚至是进京上访。另一方面信访制度虽然具有一定法律属性,但其治理模式偏离了法治轨道、助长了“人治”,而当信访问题无法解决时对被信访政府的政权权威性就是一种损害。
学者和实际生活中经常倡导针对行政问题利用行政手段解决,对法律问题就采取法律途径解决,而信访因其半行政半法治的特征就被卡在这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中。现阶段,废除信访制度不切��际,贸然废除可能造成无法预测的社会后果;不废除信访则有可能加剧社

信访法治化的路径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