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片冰心在玉壶.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镜专家
黄锡?G,男,中国著名建筑学家,2012年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得主。1959年9月至1964年8月在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2月至1988年2月在比利时卢汶大学工学部人居研究中心留学,获建筑学(医院建筑规划设计)博士学位。1964年至今就职于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走进黄锡?G博士的办公室,通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老人把头埋在厚厚的书籍中,拿着放大镜描绘设计图纸,粘贴建筑简报。
已到古稀之年,这位医疗建筑界的“梁思成”仍耕耘在设计一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现代医院建造中,似乎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疲倦。
“医院是救命的地方,设计上决不能搞形式主义”
提起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医疗首席总建筑师黄锡?G博士,人们可能并不熟悉。但说起他的作品,从有中国现代医院建筑里程碑之称的佛山医院,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去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站在业主角度考虑,舒适实用,是黄锡?G设计的不二法则。
在门诊楼和住院楼之间设计地下通道,用来回穿梭电瓶车化解病人辛劳;在手术室正下方设计供应室,一个直运货梯即能实现手术器材消毒和无菌对接;在等候区建造天井摆放绿植藤椅,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北大第一医院每个角落,都传递出建筑的“人情味”。“只要医生病人能想到的,在黄博士的图纸上都体现了。”北大第一医院副院长张庆林说,“医院很难一次翻新或建成,由于设计中都做了系统性规划和预留,在以后建造中不至于推倒重来。”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董事长丁建同样用“可持续”来概括黄锡?G的设计,“过了几十年再看,仍然是世界领先。特别是一些细微之处的设计,见真情、见水平。”
已建成18年的佛山医院,用事实印证了这一点。
“刚建成时,很多人嫌门诊太大浪费空间,也觉得医院建地下停车场不吉利,没用处。”当时负责基建的佛山医院原副院长谭伟棠回忆道,“医院启用当年就创下日门诊量4600人次的纪录,私家车的增多更是证明了黄博士的远见。”
为将医院设计实用舒适,黄锡?G足迹遍及国内各个医院。“医院是救命的地方,设计上决不能搞形式主义!”黄锡?G说,医院的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生病人的紧张情绪,缓解医患关系,就是他最开心的事。
临危受命7天7夜铸就建筑奇迹
黄锡?G设计了大小百余家医院,哪座医院设计水平最高,也许难有定论。哪座医院情况最特殊,毫无疑问是小汤山医院。
2003年4月21日,北京市决定建立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设计小汤山医院这项任务分配到中国中元头上。
专业医生尚未对这种病毒的传染性下结论,如何通过建筑做到有效隔离?如何在短暂时间内建成具备隔离、通风、防交叉感染等标准的医院,对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人身安全负责?
面对重重难题,眼病初愈的黄锡?G和他的设计团队临危受命,连夜投入工作。集体讨论、分别勾画、群策群力,黄锡?G和他的团队始终战斗在设计一线,在没有办公室的情况下,他们就坐在路边的台阶上,画草图修改方案。
边设计边施工,经过7天7夜的努力,小汤山医院“拔地而起”。5月1日深夜,医院开始接收病人。
整个院区被分为三块,病人和医护人员的通道各不相同,防止污染的扩散。建有污水和垃圾处理装置,对废弃衣物和器材等消毒处理,避免二次感染。当最后一批“非典”病人康复出院时,小汤山医院病

一片冰心在玉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