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知识点总结
一卷在手百分不愁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专题1空气》
氮气(78%)
氧气(21%)
一、组成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的总称)(%)
(体积分数)二氧化碳(%)
其它气体和杂质(%)
污染物质粉尘
有害气体:SO2、CO、NO2
污染来源:煤和石油化石燃料的燃烧
二、污染工厂排放的废气
与防治汽车排放的尾气
建筑工地的扬尘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防治措施:汽车尾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城市居民该燃煤为燃气,采用集中供热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积极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加大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实行空气质量日报制
★空气质量日报: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氮气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
作保护气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焊接金属、填充灯泡等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化肥和***
三、用途制造低温环境,用于冷冻麻醉和超导体。
氧气供给呼吸:(如潜水、登山、医疗急救、宇航等)
支持燃烧:(利用氧气易于与其他物质反应放出热量)如炼钢、气焊、宇航等。
作保护气,用于焊接金属、填充灯泡等
稀有气体做电光源(通电后产生不同颜色的光)验电笔内充入的是氖气。
氙气用于麻醉;液氦冷冻机
四、化学史: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五、重要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药品:红磷(过量)消耗尽空气中的氧气
2、原理:
3、仪器:集气瓶、燃烧匙、橡皮塞、导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
4、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到集气瓶中
5、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待冷却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中约1/5体积。
6、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7、注意事项
①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降温减压、溶解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②红磷量不足: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测量值偏小
④燃烧匙伸入过高:
⑤装置气密性不好:
⑥红磷燃烧时未夹上弹簧夹测量值偏大(集气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
⑦燃着的红磷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
8、不能用硫和碳代替红磷。
答:因为它们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同体积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使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几乎不变。若用硫和碳代替红磷应把水改为NaOH溶液
9、铁丝不能代替红磷,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10、实验的不足之处:(1)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会使部分空气因受热膨胀而逸出,造成误差。(2)在空气中点燃红磷会产生白烟,污染空气。
11、实验还可得出的结论是: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12、选择药品的要求:只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不能是气体
13、能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①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食品发生反应②无毒无害③价廉易制备④无色无味
14: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各物质之间相互不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原
物质有的化学性质。如空气、稀有气体、盐水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等。
《专题2氧气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降温加压,可变成淡蓝色液体,雪花状淡蓝色的固体
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三、重要实验:
空气中:无烟、无焰、持续红热、生成无色无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现象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无味可
1、木炭燃烧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原理:C+O2=CO2
注意事项:燃着的木炭应由上到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便于充分利用氧气,较长时间观察现象)
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现象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硫燃烧原理:S+O2=SO2
注意事项:集气瓶中应预先放少量的水(溶解吸收产物SO2,防止污染空气)
燃烧时燃烧匙中的硫为(液态)。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原理:2Mg+O2=2MgO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原理:3Fe+2O2=Fe3O4
4、细铁丝燃烧细铁丝应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锈和油污。
细铁丝应绕成螺旋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局部温度。
注意事项待火柴梗将燃尽时再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
防止木梗过长消耗过多氧气
集气瓶底部应预先放少量的水或细沙
(防止生成物熔化后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问题: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即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氧气浓度不够;②铁丝未用砂纸打磨去掉表面的锈或油污;③铁丝太粗;
④未待火柴梗将燃尽时就伸入集气瓶中。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炸裂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集气瓶底部没有预先装少量的水②燃着的铁丝接触了集气瓶壁
3、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燃烧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1)与可燃物的本身性质有关;(2)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3)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四、两种反应类型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1、化合反应表达式:A+B=AB
特点:化合价不一定改变。一定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定义: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2、氧化反应剧烈氧化---燃烧
分类缓慢氧化例子:动植物的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
特点:放热、不发光、缓慢
3、两种反应的关系
(1)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2)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专题3氧气的制法》
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采用蒸发的方法使氮气首先蒸发出来,余下的主要是液氧。)
二、实验室制法
药品
高锰酸钾(紫黑色粉末)或过氧化氢溶液(5%,无色液体)或***酸钾(白色固体)
原理
步骤
连、检、装、夹、加、收、移、熄
收集
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装置
H2O2:反应物为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选择装置
KClO3和KMnO4:反应物为固体,需要加热。选择装置
验满
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火焰立即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排水法:集气瓶内水被全部排出,有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证明氧气已满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此气体是氧气
放置方法
正放加玻璃片
注意
事项
1、试管口应略下倾斜,防止药品里的湿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倒流炸裂试管
2、伸入试管中的导管应刚过橡皮塞即可(有利于气体的排出)
3、排水法:导管应放在集气瓶口(有利于水的排出)
4、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应伸至集气瓶的底部(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
5、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连续的并比较均匀的放出时再收集
6、高锰酸钾做药品时,必须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7、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问题:
1、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装置漏气;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气体;③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
2、加入高锰酸钾,反应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成分可能有2种情况,选择一种情况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三、实验装置选择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收集装置排水法(不易或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四、催化剂:
(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两只试管内分别加入20ml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只试管内加入1g二氧化锰
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内反应速度加快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固体,干燥,称量
固体的质量为1g
另取20ml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②所得固体
反应速率加快
★注意:
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③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
⑤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氧化铜、红砖粉末)。
在***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质量分数变大。
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五、分解反应表达式:AB=A+B
特点:化合价不一定改变。
六、思考问题:
1、“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氢溶液逐滴滴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答:前者过氧化氢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后者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果装置气密性很好,在导管移出水面之前松开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答:少量水会进入导管或试管。并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液柱。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试管炸裂,其原因可能是:
答:①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未擦干;②加热时未先使试管均匀受热;③实验结束时先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④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⑤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专题4水的组成》
一、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的液体40C时密度最大,为1g/cm3,标准状况下,沸点1000C,凝固点为00C
二、水的组成(实验)
1、装置:如右图
2、现象:通电后,电极上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气体体积比约为1:2。
3、原理: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4、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
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分解速率)
应用直流电源
6、18世纪末,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7、设计实验,证明植物体内含有水。
答:方法一:把新鲜的植物密封在塑料袋中,不久塑料袋中出现水珠。
方法二:直接从植物体中挤压液体。
《专题5最轻的气体》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可燃性原理:
2、化学性质注意事项: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试管口有水滴出现。
具有还原性原理:
注意事项: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注意: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可燃性气体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发生爆炸。应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
3、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
4、用途:作高能燃料;冶炼金属、制备单晶硅;填充气球;制盐酸、合成氨等的原料。
5、实验室制法:
药品:常用锌粒和稀硫酸
原理:Zn+H2SO4==ZnSO4+H2↑
现象:锌粒表面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
装置:请选择BD或BE
★6、注意事项:
不能用盐酸来代替硫酸。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氢气不纯。
不用铁或镁来制取氢气。因为镁反应速率太快,铁反应速率太慢,都不利于气体的收集。
《专题6水的净化》
过程:天然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自来水→蒸馏→蒸馏水。
沉淀静置沉淀目的:除去部分难溶性杂质
一、水的净化吸附沉淀目的: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现象: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方法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臭味。
消毒:除去有毒物和有害细菌。属于化学变化
原理:利用自来水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蒸馏冷凝管冷水由下方进水,上方出水(充分进行热交换)。
装置烧瓶中预先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
加热时不要使液体沸腾的太剧烈
收集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问题: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均为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
二、实验基本操作---过滤
仪器或用品: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操作(1)制作过滤器: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展开呈圆锥形,尖端向下放入漏斗中,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速度)
(2)过滤二低:①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
②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1、过滤①倾倒液体烧杯紧靠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出或冲破滤纸)
三靠②玻璃棒末端轻靠漏斗内三层滤纸一侧
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飞溅)
①若过滤液体浑浊可静置片刻后,先过滤上层清液:
注意事项②保护滤纸完好无损
③滤液浑浊时可再次过滤
★问题:
1、玻璃棒的作用:引流,防止液滴溅出或冲破滤纸。
2、经过两次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答:滤纸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
区别:硬水含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硬水的危害:洗涤时,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硬水加热后易形成水垢,烧锅炉时浪费燃料,可能发生爆炸。损害人体健康
三、硬水和软水软、硬水的检验方法:加入等质量肥皂水,搅拌。产生丰富泡沫的是软水,
不产生或产生较少泡沫的是硬水。
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加热煮沸或(工业上)蒸馏。
★问题:
自然界中的水为什么都不是纯净水?
答:自然界的水始终处于开放的环境中,其中必然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
《专题7爱护水资源》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莫比乌斯
  • 文件大小464 KB
  • 时间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