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史要-社会科学文献.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4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4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4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彝族地理
第一节彝族地区人文地理
一、彝族地区历史地理
彝族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与历史上已经
消失了的某些古代民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
代彝族的分布状况也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确定下来的。她
在起源、形成、历史演变方面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族源。彝族来源于在国内土生土长的远古氏族、部落。既
可找出向当代彝族转化的直接族源,也可追溯出最早的远祖先世
在炎、黄时代就存在了。彝族先民与分布于中国四川旄牛徼外以
黄帝为始祖的蜀山氏后裔早期蜀人、以古东夷颛顼族为祖先的昆
夷、以及与炎帝为始祖的楚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汉时彝族
的一支先民就以“昆明”为名。东汉时的“叟”和南北朝时的
“爨”(黑爨)也都是对当时彝族先民的称呼。唐宋时期的“乌
蛮”(元以后被称为“罗罗”)是彝族的直接前身。
作为彝族起源的远古氏族、部落,与当代彝族和其他一些民
族之间的渊源关系很复杂。西南地区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的彝、哈尼、白、纳西、拉祜等民族同属古代的蜀山氏和昆夷系
统。
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彝族在形成为民族初期, 经历了由血
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过程。先是彝族先民希慕遮部约在商末
周初时自旄牛徼外入居于“邛之”即成都平原达 31代之久,
与当地土著濮人融合,并与自西北迁来的昆夷发生通婚等联系。
这样, 通过民族活动范围确定在“邛之”, 融化、吸收其他民
族的成员,使民族共同体在地缘关系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稳定
与发展。彝族先民向地缘关系转化的方式和形成为民族的过程,
是由武洛撮(疑即蚕丛)建立独立的古蜀国地方政权来实现的,
并在产生国家的基础上,逐步使蜀山氏后裔、濮人、昆夷之间在
居住地域、经济活动、生活****俗、语言与意识等方面趋向一致,
从而完成转化为称呼“昆明”的民族。在彝族形成为民族以后的
发展中,并非自起源、形成到现在都始终保持当初的独立性和完
整性,而是相反,又不断渗入、吸收、同化、融合了濮人、楚
人、汉人等许多其他民族的成员。而彝族也在先后的分支中又与
其他民族融合后形成了另一些新的民族,如哈尼、白族等。
③地理分布的演变。由于政治、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原因,彝
族起源和形成为民族初期确定下来的共同地域,随着彝族的兴衰
和发展,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彝族的分布地域与原起源地
的蜀山和古三危、形成民族的发祥地“邛之”,都已毫无地域
联系。春秋中期,彝族先祖笃慕(疑即杜宇)因失国而“隐”于
“西山”(疑即今云南洛尼山),从此彝族先民永远离开了他们的
活动中心“邛之”。
笃慕六子即“彝族六祖”分支后, 彝族先民便逐渐向滇、
川、黔、桂迁徙和发展。唐代南诏国和宋代大理国的建立,使彝
族分布范围扩大到国家势力所及地区。到元代,中央政权在云南
彝族聚居区设置了路、府、州、县和宣慰司,在贵州水西地区
(今大方、黔西县一带)设置了宣慰司,在四川的雷波、屏山、
金沙江两岸等地设置马湖路, 在今西昌市和冕宁、普格等县一带
设置建昌路, 在大、小凉山设置罗罗斯宣慰司,这些行政区划的
确立,使彝族的地域分布大体上稳定了下来。
在彝族的地理分布中, 还有跨国的现象。据 1982年前的统
计, 国外彝族人口有 137000人, 分布在中国境外中南半岛( 印
度支那) 各国,主要是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其中:缅甸有
彝族 10余万人, 分布在掸邦东部地区; 老挝有彝族 1万多人,
住在乌涅亚和孟格涅边界地区; 越南有彝族 4000多人, 居住在
北部靠近中国的孟康、保乐等边沿县; 泰国有彝族近万人, 居住
在龙谷河和莫河之间地带。据彝文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他们都
是在中国唐朝中叶以后陆续迁徙到外国去的。这也是在彝族的历
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
二、彝族地区人口地理
(一)彝族地区人口的发展
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既是构***类社会的
主体,也是构成民族的主体。人口作为社会经济范畴,是生产力
的首要因素和社会的基本消费力的对立统一体,它参与生产、分
配、交换、消费等经济运动的全过程,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一切社
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 彝族人口发展的数量、质
量、构成、分布等与彝族地区的地域和资源容量及物质生产的需
要是否相适应,对彝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彝族的繁荣进步能
产生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能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人类不断经历着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以实现生命的更
迭延续和人口的发展,这一过程通常称为“人口再生产”。人口
再生产不仅是繁殖后代的自然生理过程,更重要的是社会再生产
过程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它同人口迁徙一道不断改变着人口地

彝族史要-社会科学文献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4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243595614
  • 文件大小2.59 MB
  • 时间201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