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信高李分解.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9/12/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并且不断温****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2、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积极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谈谈你知道的孔子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收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谈谈你知道的《论语》《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谈谈你知道的《论语》1: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3: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2: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4: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孔子“礼”的思想如同孔子对“仁”的态度一样,孔子也十分重视“礼”的功用与作用。孔子之“礼”与“仁”学说共同构成了其人道思想的两条主要脉络,下面我们来谈谈作为孔子思想价值规范的“礼”所具有的一些特征。一、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为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学****和运用“礼”都是一个根本条件。"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是立人之本,没有“礼”则在社会上无法立足,也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又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有学问的人若只在学****上下功夫而不在礼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同样不能达到完美的人生境界。“礼”不仅是自立的基础,在通往理想人格的道路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而回归到“礼”所规定的范围中去,“立于礼、约于礼、归于礼”,这些都是个人道德修养时所应该首先做到的,只有在这些“礼”的方面取得了独立,才能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仁”的境界,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升华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二、在社会交往方面孔子强调人们应该以“礼”来对待他人,“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恶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以恭敬的态度施行“礼”,上下级应该互相体谅,营造一种宽松的社会人文环境,这样才能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孔子认为“礼”作为社会交往的原则十分重要:“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大家常喜欢用的一个词“和为贵”就出自这里。“和”是和谐之意,中和两个人之间不和谐的地方,使两人或更多的人能和睦相处,均衡发展,这种社会秩序约束作用就是“以礼节之”的意思,没有“礼”的约束,社会生活就会失去平衡,就容易发生一些道德失范现象。“仁”的精神是求得理想人格,用“爱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来调试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礼”的精神是调整和规范人们之间的矛盾分歧,加强外在约束,使社会生活能够有序地进行。这种以“和为贵”为准则的“礼”正是孔子所梦寐以求的。三、在治理人民、处理国家大事方面。自周公创设“周礼”以来,“礼”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为政治统治服务。。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以“礼”来教化引导民众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孔子用对比的方法指出了"法治"与"礼治"的不同,"法治"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心理上思想上道德上的邪恶,而"礼治"却能以柔和缓进、以理服人的方式使人们懂得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道德的力量促使他们走上正道而耻于做坏事,这种精神在孔子思想中是占主导地位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信高李分解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16 MB
  • 时间2020-01-03